时间:2017-11-13 02:21作者:雨梅
八极拳,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拳种之一,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立足于武林浩海,可谓中华武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宝贵的民族文化,亦是宝贵的民族体育项目。
八极拳简介
当今,中国武术界最厉害、最实用的搏击格斗术当首推“八级拳”,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被日本国称为“一打必倒”的真功夫。八极拳法有着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套路体系,有系统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习八极拳术者大都着眼于实战。武术从属于体育的范畴,但随着兑技运动的发展,人们着眼于对实战术的训练,还八极拳的本来面目。这是因为:竞技是体育。八级拳主要技击特点在于猜路中踢、膝顶、肘打、头撞、近身靠打的连环作用。几百年来,被世人称为“狠八极、楞八极”,是一种有效、凶悍、残忍的生死搏击术。
八极拳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拳种,有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八级拳源于当今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境内。孟村是回族聚居区,创始人是吴钟即是回回民族。
自古以来便因民族弱小,且散居,而饱受四方强邻的欺凌,加之苦海沿边经济、文化落后,土匪盛行,人们为了养家护家,不但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性,而且还必须具有强健的躯体、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保家为国的本领。八极拳就是在这种为时代的需要而产生,并逐渐形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且技击独特的搏击、格斗术——八极拳。同时也成为孟村人引以自豪和喜爱的传统武术。当今在孟村境内,无论是在城镇还是乡村,尚武之风,古今不逾。而且较大的庆典,如元旦、春节,武术表演不仅是必有的节目,且常被列为压轴戏。近三百多年来孟村境内曾涌现出诸多八级拳名人,如:吴钟,他是康熙大十四子允郡王之武师;霍殿阁,是宣统皇帝的武师;王子平号称“千斤王”,称雄上海市;八极拳大师吴秀峰三夺全国武术特别优秀奖,受到贺龙元帅亲自嘉奖;吴连枝十三次出国传授八极拳(孟村先后有五人出国讲学,笔者本人自一九八二年以来已接待国外友人十余次,并于一九八七年出国讲学),自从一九八三年以来,仅孟村人在国家级比赛中获金牌数已达60多枚。
[page]八极拳术中除常见的拳打脚踢之外,最讲究的是崩撼突击、贴身近发,上打云、摞、提、按;中打挨、膀、挤、靠;下打吃根、埋根。发力上讲究:动如崩弓、发如炸雷、势动神随、疾如闪电、二心稳定、气沉海底。出一招蓄多招,如重炮连发,出手似矢,回手如勾,充分利用人的头、肩、肘、手、胯、膝、足、梢(尾),八大部分的作用,前后、左右、上中下三盘连击,发招、进招、化招,一环扣一环,且多采用后发制人,你打我也打。八极拳学的定式、招法,一招一式,朴实无华,用时无形,勇猛向前,发力始于尾闾,发于项梗,源泉于腰,发力于根。八极拳的技击术,强调要求应用肘、膝、腿法时要凶狠、强猛,不得给对方喘息的机会,要重创对方。
根据《沧县志》记载:明朝建文元年,燕王朱棣为争夺帝位,举兵“靖难”,连续三年对津南鲁北地区进行大规范屠杀,俗称“燕王扫北”。特别是当今沧州、盐山县、庆云县、南皮县一带,被杀之人数以万计,百人难逃其一。朱棣称帝后,于永乐二年(1404年),为了填补渤海地区遭受浩劫后的空旷,便由山西移民于此地带,部分回、汉民众才陆续从各地迁居于此。
明末清初后,该地区经济文化还十分落后,曾一度没有官兵镇守,因此,土匪较多,打家劫舍,民不聊生。回回民族(信仰伊斯兰教)的生活更是惨不忍睹,既没有政治地位,又没有经济基础,生产力、生产关系十分落后。众民生为了生存,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和身家性命,农闲时大家喜欢舞枪弄棒、举石锁、摔交,以强身健体,保卫家园。因此,沧、南、盐、庆一带武风盛行。至清末,孟村一带便于工作有“武乡”之称,涌现出众多武林高手。
《八极拳秘诀之谱》中载:吴钟,自弘声,孟村镇人,天方教人(回族),康熙五十一年年二月(公元1712年)生,钟自幼聪颖过人,八岁入学,十五岁弃文习武,勤奋学习,寒暑无间。雍正五年(公无1727年),受业于云游高人“癞”而精于“癖”。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吴钟只身投福建少林寺,较技艺,被镇寺钦差官奖为“神枪吴钟”。
[page]乾隆初年(公元1736年)和恂勤郡王允相约于燕京(今北京)较艺。钟屡胜允数次,一时间为王公大臣所称颂,“神枪吴钟”之誉,誉满城,广为流传,并授业于一百五十余人。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吴钟返故里,侍母尽孝,遂设场授徒,梓桑从学者几乎百里之外。其独生女吴荣、族侄吴溁、吴钟毓三人,钏之艺业尽数得之。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年迈的吴钟“恐其异术终烟灭也”,撰写了谱书,奠定了谱规,命名为《开门八极拳秘诀之谱》代代相传至今,使八极拳术开门立户,立足于中华武林浩海之中,独树一帜。
历史上有无吴钟拜“癞”为师受业之实,就目前所存史料中,除《沧县志》、《吴氏八极拳秘诀之谱》中记载外,已无所考证。八极拳术始创于道家还是佛家,众说纷纭,亦没有史料可究。虽八极拳门历代称“癞”为始祖,吴钟和“癖”为二代初祖,但“癞”先师何许人士,姓氏名谁,也无法考究,“癖”亦然。但八极拳创始人为吴钟,是不可质疑的。
八极拳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内外兼修、术道并重为特点,以踢、打、摔、拿为素材,按照“武技”的内在规律和“舞技”的艺术技巧编成的各种徒手,器械的套路、对抗比赛及的关的锻炼方式、方法所组成的民族形式的体育项目,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八极拳的搏击武器
八极拳术招法朴实,实战性极强,是当今武林格斗、搏击术之极品。一位好的八极拳师,能运用全身的武器--------------棱角,于顷刻间击倒、重创对方。习八极拳术者,技击不能独恃蛮力胜人,过攻退守都有严格的规律可循。八极拳讲究把人体四肢、头、躯干为强力武器,运用方法全面,以快、稳、狠、毒、准为用招之要诀,要随意而发,内园外棱,落地成招,你打我也打,于瞬间制敌于非命。决胜之条件,是技艺、功力、气力、谋略、抗击打的能力和精神力量的合一。八极拳法的最高境界为无形,谓极巧圆转,变化无常,而决不受限于任何技法和招数,是一门独特、精深而完整的武学体系。八极拳讲究“六大开”、“八大招”,“六大开”就是人体用于技击的部位所能发出的六种方向之力,既:顶、抱、单、提、胯、缠。“八大招”乃人本用于技击的八个部位,八种武器,即:头、肩、肘、手、胯、膝、足、梢(尾)作单式或组合连环从不同的角度打击人身各要害处,技术发挥全不受限制,且强调一招制敌,不容许对方有喘息的机会。
[page]八极拳中,常致伤人命又可作为防御的同时重创对方的有利武器,当属肘和小臂,其撞击、劈砸之力量是非常厉害的。原因是:肘骨尖而坚硬、灵活,招短而劲力由于身体的旋转而直接,在近身靠打时,常使人防不胜防,在实战中,肘与膝相配合,上下、左右交替使用,上砸下提,左击又撞,上下联击,实难防范,如被击中,轻者骨断,重则危及生命,断魂丧魄。如:用挡膝关节。砸膝、砸顶血海穴、阳关穴、很容易得手。并使对方腿、膝麻木,丧失点头力。
八极拳术中讲究用膝部重创对方,可攻击对方的肘部、胸腹部(膻中穴、中极穴、中腕穴)、腰部(肾傅穴),甚至下颔、面部及颈部,可以说神出鬼没,威力无比,是近距离致命的重磅武器。其运用时,多以屈膝叠腿,使膝部突出,着力于膝的上顶部。一般情况下,前手只要能搭上对方身体,后膝即可提打上对方,而绝对是重创,较之重拳厉害的甚多。如用膝部击打对方裆部,恐对方就会命丧当场,万不能逃其一。膝上的功夫,是很难就的,因为膝的力量,原本就大于手和拳,往往会被习者忽略,不刻苦习练。非日久天长,苦练三年五载方能得心应手。
八极拳门对于腿和脚上的功夫要求甚严格,因为足主运行,又是八极拳主要的进攻武器之一,运用于中远距离攻击,可以说所向披靡,八极拳法讲究“抬腿不过膝,踢腿不过膝”,这是有别于其他门派的。八极拳法多讲究用脚要“吃根埋根”,重创对方膝关节以下部位,使其不能站立且难以防守。在训练中,要加强腿部和脚部抗击打能力和发力的练习,决不能丝毫大意,要练就“铁腿索命”,横扫千军的腿功。
八极拳门对用头技击也要求甚多,也是有力的技击武器,有“输手不输肘”,输肘不输头“之说。每个人的头盖骨较之其它肌头是最硬的,如用头部出其不意的击中对方胸部,也会重创对方。
习八极拳术者,必须经过五至八年的苦练,身体用于技击的八个部位都锻炼的坚硬如铁,特别是手(铁砂掌等)、肘、膝和脚等部位更要有“功夫”,才能有力、凶狠,重创对方。“练武不练功,老来一场空”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真正的八极拳术家,必须具备完全实用于搏击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技击法,动手之间毫不留情。这不仅是因为你不打对方对方就打你,你不重创对方,对方有机会就会暴风骤雨般的重创你。更重要的是一种拼搏精神,勇往直前、无所谓惧、奋发向上的献身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八极拳乃至我中华武术充满永恒的魅力。当然,如果习练八极拳术只是为了锻练身体和表演,那就另当别论了。也就是说,习武者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健身、延年益寿?还是为了竞技?还是为了让中华武术称雄于国际武坛?!人各有志,也只能悉听尊便了。
[page]八极拳的技击特点
八极拳门历代先贤,对门徒要求甚严。在日常训练和较技艺时,始终把追求更快、更狠、更强、更有效的击败对手为最终止的之一,除平时严格训练、说招拆招之外,尽可能的为门徒安排搏击训练、实战训练。入门时间短者,多采用对打、对接的形式,当有了一定功底后,则多采用“滑大杆子”、“对扎”、“刀进枪”等器械练习。再就是力用各种桩法进行训练,目的是增加习练者的功力和免伤他人。随着历史的进步,辅助设备起来越多,但一些老艺人还是孜孜不倦地、执着地追求者这种古朴的训练方法,想来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历史上八极拳门成名者不下百余人,特别是吴钟、李大钟、吴会清、吴秀峰、李书文等前辈,都各有绝技,称雄于武林。在沧州武术史上,都占有相当高的声誉和地位。
通过八极拳门众先贤的不断总结和追求,八极拳已有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套路体系、搏击体系,并有了鲜明的指导思想和技术特点,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崩憾突击、挨膀挤靠
崩憾突击、挨膀挤靠,简言之,就是近身靠打,形成纵、横向,立体进攻。近身靠打或曰近身短打,是八极拳显著的特点,这就是要求进攻时贴近对方,拳腿并用、肘膝并用。八极拳法要求练习者把人体用于技击的八个部位的能量要充分发挥出来,除常见的踢、打、摔、刺外,,特别强调肘、膝、腿、脚的灵活运用,加之膀胯的冲撞力乃至合力重创对方。发挥其长短结合、快慢不同、威力各异的特点,根据距离的远近、对手的情况而灵活运用。
总之,肘、膝、足、头、肩、跨力量大而且凶狠,多适于近距离。各种拳法、腿法作用于远距离,控制范围也大。一般来讲。动手时多采用相对一米左右的距离为有效技击距离,而稍远,就要用腿控制对方,抓住战机。闯进对方实施以致命的打击,必须重创对方。
[page]对于一个习八极拳术者来讲,由于体能和素质不一样,而对于对手也不同,所以必须苦练,使之用于技击的八个部位,均能有效的攻击对方。然而,也必须练就自己的绝技。无论是铁拳也好、铁腿、铁头也好,必须练就灵活的步法和身法。只有这样,才能重创对方。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攻击效率,根据人体的结构,八椎拳法规定动作了八打八不打。
八打为:穿腮耳门、背后骨缝、眉头双睛、鹤膝虎头(内打阳关、外打血海)、下巴、肋内肺腑、小腹横骨、膻中。
八不打:太阳穴、档部会阴、天突穴、两肾、双峰贯耳、尾闾穴、日月穴、乳根。
八死穴:头顶、两耳、咽喉、中脘、两肋乳、俞阴、两肾、尾闾。
关于八不打之说,实际上是属于武德的范畴,八不打就是容易伤人性命或终身残废的八个部位,如若生死相关的格斗,那么也就是存在八不打、八死穴之说了。
也就是说,“八打”、“八不打“均为人体的薄弱环节,成为人们习练中反复训练、打击的目标。只有平时练熟方能防守、攻击时得心应手。
你打我也打,攻防合一
大多数习武之人,认为八极拳发力暴烈,刚多而柔少,其实不然,八极拳特别强调阴阳变化,阴阳合一。这是因为信极拳之“八”就解释为“阴阳”“极”为“巧妙变化到极点”。也就是说并不疏于防守和御敌。用于技的八个部位也就相应的提供了多样的防守方法和手段。如“六不输”的口诀所云:输手不输肘,输肘不输肩,输肩不输头,输头不输胯,输胯不输膝,输膝不输足。就足以说明其攻防手段(六不输的诀语不能机械的理解为循环往复)。只有明确理解并牢记:防守是进攻的基础,最好是防守是进攻。才能大胆地、有效的进攻。故“你打我也打”才是八极拳最重要的技击技术体系的内涵。即使是在不利的情况下,也必须选择机会进攻,而更多的是用无形纯阴之法在后退、缩、躲防守中依然有凌厉地、凶狠的进攻。
[page]因势利导、多方位复合进攻。
八极拳术用于实战搏击时,讲究:一掌二拳三用肘,六肩五腰六胯明,七膝八脚莫忘头,相互连环玄妙生。当二人对阵技击时,要因时、因式、因人、因地的组合有效的技击法,不能盲目的胡打乱摔,更不能过早的把自己的习惯动作和威力强的招数暴露缎带对方,更不能呆板、僵化的照般组合动作,要充分利用步法、身法的圓转,让对方摸不清规律。也可严把门户、也可门户大开、也可破绽百出、也可神狡眼疾,这样可使对方无可捉摸。在进攻中,除攻其一点不计其作之外(重创),应注意采取多方位复合进攻,攻击部位少则两三处或三盘连击,或拳、肘、膝、足并用,要打就打他不亦乐乎,拼命撞击,奋起一搏,决不能受固定形式的束缚,才能达到有效的目地。
四、“二心”稳定、气沉海底
“二心”是指“中心”和“重心”。稳定是指八极拳者躯体中心和重心时时适中,不偏不倚,神态自然,尾闾中正,含胸拔背,收臀坐胯,气沉丹田。动作启动快,两肘远不离肋,两手高不过顶。出手、回手紧靠身躯,出手似箭,回手如钩,多从中心线往返。两脚五趾抓地,两腿分力适中,成四六步,必力时多伴有“哼、哈”二气,以气助力。
八极拳是一种近身靠打的拳术,平时训练除注意培养练习者学习、掌握进攻主防守技巧外,特别注意培养练习者基本功法的训练,以增加其深厚的功力,以此而辅助攻防技术的发挥。因为,任何攻防动作如没有深厚的功力相辅佐,那将事倍功半,甚至一无所就,乃至受制于人。所以,人们十分注重打桩、靠桩、站桩的坚苦训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积累功力和抗击打的能力,对于八个技击部位,特别是手、肘、膝足的魔练,更不能呆泄和放松。任何技术的发挥都是以功力为基础,而功力必须以技术来施展、发挥,只有合而为一才能成为搏击场上的高手。才能独占鳌头。没有功力和抗击打能力是不能近身肉搏的,也不具备杀伤力,何谈击败对方,只有挨打的份了。因此,要通过训练,提高身体素质和魔练功力,要用不同的手法、肘法、腿法,千万遍的击打树木、木桩或重沙袋,提高手(掌、拳)、肘、膝、脚背、脚掌、和脚、胫的硬度,使之愈硬功夫愈佳,这才是取胜的根本保证。
[page]八极拳搏击基本功训练
八极拳术的基本功训练主要是指:击打杀伤和抗击打能力。这是因为:一个拳手,需忍受对手的打击和击打时对反作用的耐受能力。也就是说,必须用外力不断的刺激本体,使本体逐步适应外力冲击,从而增强抵抗能力。这不仅因为任何拳手在搏击中都有可能被对方击中,最关键的是,只有能承受住对方的击打,才能有效的重创对方。在进行基本功训练时,不可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近,让身体有个适应过程,不可急于求成。
铁砂掌训练法
因为手型的变化是多样的,手法也是多变的。拳谚云:“手是两扇门”,所以习武者大都演习各种掌声雷动法,并追求“手掌”有相当的杀伤力,今就铁砂掌的修炼方法述之于后。
炼铁砂掌的基本方法有三:
一、先准备一个长40厘米,宽厚30厘米的布袋(布袋可用九层白棉布或帆布三层缝制)和100张“毛头纸”(一种微黄色较柔软的纸),把布袋和毛头纸同放铁锅中,用六斤陈醋熏半小时(放纸时,要适当喷洒一些醋于纸中),在把纸装入袋中,把袋口缝好、凉干即可使用。
摔掌时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1、要固定一定的时间,不得间断,每次不得少于半个小时,多则40分钟。
2、制一个结实的支架,高于平身架(平身架就是两腿微蹲,成高马步,两臂肘至手掌稍节能平放在支架之上为适度)。
3、注意力要集中,不得有外人干扰,要心平意静,专心致志。
[page]4、双臂用力(先轻后重)轮番摔打,肘部、小臂、掌、指端要同时平击于纸袋之上。
5、用此法一般摔打三个月,纸已粉碎,而后用第二种方法。
二、在布袋中装入10至15斤绿豆(如装纸的布袋未破,可继续使用),继续摔掌三个月,待绿豆粉碎后,换第三种方法。
三、在布袋中20斤经2斤醋炒过的铁砂子(铁砂子于绿豆粒大小即可),摔打四个月,可谓掌功已大成。
注意:每次练功完毕后,要用舒筋活血的药搽洗,洗药在一般中药店均可买到。
练铁砂掌洗药的处方是:
红花(三钱)、桃仁(二钱)、木瓜(二钱)、血竭(钱半)、乳香(二钱)、没药(二钱)、草乌(二钱)、白椹(二钱)、防风(二钱)、透骨草(二钱)、丝瓜络(二钱)、山甲(钱半)、铜绿(二钱)。
用65度经上的高度白酒1至2斤浸泡,密封埋地下半米处一个月备用。每次练完摔掌后,用药酒抹、擦即可。因药物有徵毒伤破出血忌用,不能口服。
铁拳铁臂的训练法
手臂是防守、进攻的主要部位,当对方进攻时,敢不敢去挡,敢不敢磕击对方的进攻部位,能否承受的住,这取决于上肢的抵抗能力。为此,应练就一付“铁拳”“铁胳膊”。
第一、以拳面拄地,做俯卧撑。曲肘时用鼻慢吸气,撑起时用鼻喷气,同时意想内气冲向小臂及拳面。曲肘下降(沉时要慢,撑起时要快。一般可随时练习,但最好是固定的时间和俯卧撑次数。刚开始时可反复做四十次至六十次,逐渐过渡到百次余。每次练习完毕后,要用小臂和掌鞭击数次木桩、树木或重沙袋,同时口发“嘿”声,此法练习100天。
[page]注意事项:
1、演练时,每逢站起必须击打木桩或沙袋,由轻到重十余次。
2、每次练习不得少于二十分钟。
3、初练者,先在松软的土地或蔳垫子上练习,而后逐渐到坚硬的土地上,最后到水泥地面上或石板上练习。
4、休息的间断时间不得超过20秒。
第二、打轮胎
选用一个废旧轮胎,悬挂于墙上或支架上,用各种拳法、掌法击打轮胎。即可提高拳的抗击打能力,也可提高臂力。
用这种方法练习,反作用力大于作用力,训练过程中和结束后要注意放松肌肉。
第三打木桩
在练习用拳面做俯卧撑格击打轮胎的基础上,继而进行打木桩的训练。通过这种练习,不仅能够提高练习者的打击能力,而且对于增强抗击力也有明显效果。
取长约3米,直径粗约25至35厘米的圓木,将一端埋入地下80厘米(或以树代木桩)。初练时可在桩外层加一些保护软垫,以防止损伤皮肤。有两种练习方法:
一、用双手击打木桩。手法用拍、掸、搓。“拍”就是用掌心拍打木桩;“掸”就是用手指或手被掸击木桩;“搓”就是用手掌由下向上搓打木桩(也是“挫”)。
辅助方法:
取旧竹扫把一个(好可以直接用细竹棍),分别把细竹棍截成长度为60厘米,然后用12至10号铁丝拧紧,用左右双手向相反方向反复拧转,俗称“拧竹把”或“拧扫帚把”。当竹把松动后除紧一下原有的铁丝外,再另加几道拧在竹把上,再反复拧。经过三、五过月后,当铁丝把竹把拧满后,还能轻松的拧转,即可。
[page]这种练习方法可增加臂肌肉群的横截面面积,锻炼手的握力和扣力。
二、用臂击打木桩
用臂击打木桩也称为臂靠木桩,这种练习是自我以木桩代人进行的一种训练方法,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能和臂的强度任意发挥有效手段。其方法是:
1、面对木桩和树木站好,肩下沉,周身放松,两手半握拳或放松,但不得握成实拳,在臂接触到木桩的瞬间应收紧肌肉。
2、左腿向左前方迈一小步,身体向左微转的同时,用右臂尺骨部位横击木桩。上动不停,右手由身前绕过,身体横向右微转,用小臂的外侧横击木桩,再由上反向下方,用挠骨击打木桩。人们把这种练习方法称为“三靠臂”。而后用左臂击打木桩,方法同右臂。
3、击打木桩时,口发“嘿”声。
4、打完木桩后,要用药酒擦抹小臂,以免出伤。
5、每日坚持二十分钟至30分钟,磕打次数在500次以上。
三、两人三靠臂
两人三靠臂的方法与打木桩方法相同,只是两人同时练习,其中有了步法和身法,击打方法也有些变化。有三种练习方法。
定步三靠臂
两人面对站立,相距约一米左右。第一靠,双方同时身体左转,带动右臂向前摆动,相磕碰于腹前;第二靠,双方同时收右臂内旋,自上而下,使右臂相磕碰于胸前;第三靠;双方同时向内侧旋右臂,自上而下两臂相磕碰于腹前。左手臂动作与之相同,左右交换,反复练习,一般要用十分钟。
2活步三靠臂
活步三靠臂的磕臂动作与定步三靠臂相同,只是在靠臂过程中加上步法,在行进间进行靠臂练习,其步法仍以靠右臂为例。第一靠,左脚向左前方上步弓步(或称绕步),右臂同时相磕于腹前;第二靠,右脚向前上步成交叉(或称顺步),右臂相磕于胸前;第三靠,左脚继续向前方上步成弓步,两臂相磕于右胯侧,然后换靠左臂,向相反方向迈步,往复练习十分钟。
[page]坡踢三靠臂
坡踢三靠臂的方法基本上同于活步三靠臂。只是在第二靠上步的同时,再用脚的内侧或小腿踝关节处相互碰撞,以此提高踝关节和脚内侧的击打能力,练习时间十分钟。注意事项:
当两臂相磕碰时,不能用蛮力,要内裹外挂,切意横向十字打击,以免受伤。
第三节铁腿训练法
拳谚云:“手是两扇门,全凭腿赢人”.也就是说手臂是防守的主要武器,腿是主要的进攻武器。那么,当向对手进攻时,敢用腿进攻,能否重创对方,这是关键,不但要把腿脚练成铁腿钢骨,还要把腿脚练的象手和臂一样灵活,指挥、运用如意,训练方法有四种:
训练前先用手掌或拳拍打、砸击腿部,先内侧,后外侧,打时口发“嘿”声,再以脚掌外沿、内侧和脚掌、脚背轮番踢、磕踹击木桩或重沙袋,口发“嘿”声,应以转体带动腿向前摆动或踹击,可配合推掌、横击掌、搓掌同时进行。
像吊沙袋一样,吊一段长50厘米,直径15至20厘米的木桩(可由细到粗)。像踢沙袋一样,用各种腿法踢打木桩。如:弹踢、蹬踢、踹腿打、横摆踢腿打等等。
用这两种方法训练是十分痛苦的,尽管加上药物洗擦,如没有恒心,也是练不出来的,但是,只要练就比不练强,坚持时间长就比短好,只要坚持经常,训练适度,就一定收获。
脚贯力训练法
两脚并拢站好,两手大拇指向后掐腰,抬起一腿,脚面崩直,腿和躯体成直角,用脚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划圓圈)圈愈小愈好,每次二十周至三十周,再换另腿。
4、两脚并拢,立直站好,两手拇指朝后掐腰,使一腿向体侧展开,高抬与胯平,成“丁”字型。尔后,落下十公分不停,再抬起十公分,如此上下抬落。
5、辅助动作
①马步蹲桩。两臂自然分开杨支撑状,两掌心朝外,意守劳宫穴,意想两掌向百米以外推撑
②鹤形步桩。两肩下沉,气沉单田,腿微曲,同平时走步相似,只是在抬腿时先提膝叠腿,尔后把脚向前蹬出再落地,在迈步的同时另臂前伸,手成抓状,抓空握紧向后拉回,置于体侧,拳心向上。每日不得少于500步。
[page]第四节排打功训练法
习八极拳术者,很讲究排打功的练习。排打功的练习就是通过自身或相互排打,提高练习者身体各部位的抗击打能力,它以排打人体的要害或容易受伤的部位,如胃部、肋部、头部、股间内侧、两胯肩部。从而提高这些部位的抗打、抗震的能力,以减少在实战中少受伤害。如训练得法,用膀胯横击对手,亦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主要训练方法有七种。
自我拍打
主要用于学习的初级阶段。练习者先以掌或拳轮番前后、左右、上下拍打自己的胸、腹、腰、胃、肋、颈、后脑、耳根等部位,随着练习水平和功力的提高,逐渐过度到借助外力的对抗性练习。
注意事项:
1、在拍打时,要以齿缝吸气,气沉丹田和腹部。每拍打一次。必须口出“哈”或“哼”声,紧收被击打部位的肌肉,并有意外顶,意想此处抗击外力,特别是击打腹部和胸部时更应注意。
双臂放松,以身体的转动带动臂、手击打躯身,由下至上再由上至下,反复二十四次至三十次。
二人相互间击打法
习者双方面对开步站立,或以马步桩相对,其中一人两手握拳曲臂于体两侧上举,使气満胸腹部,另人用拳击打对方胸、胃、及腹部,或用前臂抡击(同三靠臂)其肋部。
两人相互间踢击训练法
习者双方侧面或面对站立,其中一人两手握拳举于体前,或五指交叉于脑后,另人分别用横打腿、侧弹腿、下蹬等腿法来击打对方的胸、胃、腹、背、肋部。
排打组合练习法
1、双方以实战实战姿势面对站立,约两臂间的距离,两人同时动作,相互间用同侧掌拍打对方,左右转换,重复练习。
2、推窗横击腿法。甲乙双方侧对而立,双方两臂打开,手梢节略触。①甲撤右腿震脚,同时两手用力托击对方肘部而后身体借震脚的反作用力,两掌或两臂推击乙方肋部(八极拳门称此动为“推窗望月”)。②乙方用左臂磕击甲方臂、肘间至身体右侧,同时左脚向左脚闪步,随即用右腿横击或弹击甲腹部。③甲在用右手钩挂乙的小腿部,同时含胸坐胯,重心后移,以右前臂向右侧将乙的腿挂落至右腿外侧,而后驭同时上左脚,后撤右脚,转体180度接做。
[page]五、习者甲乙双方成格斗式站立,相互之间用脚背踢击对方的膝关节后弯部(提高委中穴的抗击打能力)和股下端。
六、用布缝制一个长30厘米,直径5厘米的袋子,装入用醋制过的铁砂,封口扎紧。在用2米左右的绳子系好,掌握适当的长度,抡起后抽打周身。
七、用木棒或竹片击打胸、背、腿等部位,特别是小腿胫骨部位,要特别引起练习者的注意,加强练习,而且坚持经常。
肘部训练法
八极拳讲究近身靠打,多用肘法,因此,平时不但要注意对肘的招式反复演习,更重要的还是训练提高肘部的杀伤力,训练方法有两种。
1、罗汉睡觉
练习者侧身而卧,曲肱而枕,用右手掌托住头枕骨部位,肘部着地支撑,左手置放于左侧胯部,右肘、双脚同时着地,成双脚和肘部三点支撑,躯体离地,坚持数分钟。也可把右腿伸直,左腿弯曲置脚于右膝前着地,也成三点支撑状,坚持数分钟。左侧亦同。
2、用肘击打木桩
用八极拳的各种肘法,击打木桩或重砂袋,如:抱肘,崩肘、挑肘、丁肘等,多练习,经增加功力和打击能力。
第六节膝部训练法
在技击搏斗和格斗中,能巧妙的运用膝法攻击对手,不但可以重创对方,还可以有效的控制对方的进攻,可谓重磅武器。训练方法主要有:
1、走鹤形步(同2、铁腿训练法的辅助动作)
主要是锻炼提膝蹬腿,体会内在的膝顶脚蹬之关联。
3、利用各种膝法击打木桩或重砂袋
用膝部击打木桩的主要部位应是膝内、外侧和膝关节上部。不能用膝正顶部位(髌骨)重击木桩,以防损伤,但可击打砂袋。
用这个方法锻炼,久习之,也可增强“血海穴”、“阳关穴”、“股动”、“静脉”的抗击打能力和攻击能力。
[page]三、要使膝部灵活多变,还要加强胯关节、髋骨部位的活动范围。因此,也要正确的踢好各种腿法,压胯、展胯、摆胯。
综述:经过较条时间按上述方法训练,只要不出偏差、训练得当,那么,习练者一定会成为一个强人、超人、根据习者的付出,也一定会有很好的回披,那将一定是技击场上的强者。
第三章
八极拳的肘法实战训练
八极拳术十分注重肘法的实施,这不仅是因为它可给对方致命的打击,更重要的是近身靠打的重磅武器,也是八极拳的显著特点之一。其控制范围较小,打击距离近,力道凶狠且灵活多变,精于肘击的八极拳者,其双肘不但坚硬,更灵活如意,无论格挡、进攻、截击无不信手拈来,这是高手的先决条件和必备的前提。
就八极拳术中,具有代表性的实战搏击肘之用法介绍如下,这些招法分类,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分层次的进行练习,相信将会有一定的收获。
八极拳术也讲究拳、掌、指上的功夫,要诀是力达“八极”,准确、凶狠、简单、实用、梢节并用。重劲道,重实效,能一招致敌,决不浪费体力。创造机会,把握战机,出手如钩,出拳如横,拳走近路,你打我也打,肘手并用。
八极拳术中,肘的用法是很多的,学有定式,用有活法,如何学就如何作之,分别示之:肘法。
1、顶肘,“顶肘”可分为单顶肘和两仪顶肘,这是八极拳术中最常见的肘法。
“单顶肘”也称“单仪顶”、“单翼顶”、“攉打顶肘”。就是用肩、膀胯、上臂、肘的合力击打对方。
要点:冲击力极大,致敌于无形中。
[page]2、“两仪顶肘”是八级拳母系动作之一,平时练习的招法也可以说是“两仪顶”的展开和衍化,既是八极拳术之桩功又是实战搏击中的重要技法,所以应重点练习。
两仪顶的口诀:头顶蓝天、脚踏清泉、怀抱婴儿、肘顶山。
3、丁肘。“丁肘”也称“钉肘”、“塌肘”就是用肘的顶尖部分,由上向下击打。多作用于击打对方腿部和头部。
戳肘。“戳”为方言,意思是用尖端触刺。所谓戳肘,肘由体侧直接击打,像用刀刺一样。
盘肘。“盘”有缭绕、格挡之意。多用于对方用直拳向胸部或肋部击打时,我用盘肘格挡,盘绕防守或用于拿法。
抱肘。“抱肘”就是用肘至手间臂合同膀胯之内合力击打,用斜面力之原理,破解对方直拳或重拳,进而用肘击打对方。
挑肘。“挑肘”,顾名思义就是用肘挑打或格挡。多用于击打对方下巴或架击臂和对方的高腿。
搂肘。“搂”是方言,意思是向后拉。多用于对方击打我肋部时,我用搂肘破之,与此同时用另肘击打对方。
缠肘。“缠”就是缠绕。用单臂或双臂缠绕对方之臂,挤进去用肘击对方。
崩肘。“崩肘”含有弹力,曲臂成肘,用身体的旋转带动肘横击对方。
11、闭肘。“闭”是关闭、臂开的意思。用闭肘破解对方的直拳或正蹬、鞭腿、侧踹,随即用另肘撞击对方。
[page]12、截肘。“截肘”就是用小臂部由上向下截击对方之臂或腿,而后用肘截击。
13、拥肘。“拥肘”就上用肘至手部横击对方胸部或颈部。
14、扣顶肘。“扣顶肘”的意思就是先扣而后用肘顶。
15、肋肘。“肋肘”向体后勒击、缠绕,用力肘攻击。
上述十五种肘的招式,是各个不同的角度说明肘的运动方向、力点和支点,再配合上躯体的运转,步法、手法的变化,又形成了很多肘法和变化。如:断龙肘、伏兔肘、摆云肘、望月肘、断峰肘、横拦肘、撞山肘、描金肘、金丝肘、拿云肘、三合肘、搬迎肘、问心肘。
手肘实战技击法
用各种肘法攻击对方,大多是对方进攻的瞬间,人便用截、抱、云、拦、缠、拿等手法,挤进对方,短距离内用肘击打对方,动作幅度小,速度快。因为种种原因腰胯并用,拧腰坐胯,重心和中心稳定,所以爆必力强。再者,由于肘部十分坚硬,所以杀伤力极大,如能准确的击中对方的要害部位,轻者可使对方休克或在短时间内失去战斗力,重者可、致伤残甚至死亡。
八极拳讲究六形合术,即猛、刚、挑、穿、空、领。口雇云:猛要狠愣要疾,挑应卸力穿闪横,空要内含领即走,不用蛮力巧就赢。又云:进如夜马奔槽,退要钩挂削撩,不舍正门合身进,肘膝肩顶任飘遥,寸接寸拿寸出入,徒发倏掤不可骄,快为自全捷是用,进退虚实两仪高。这都是讲身法、速度和技巧。
技击中,手肘并用,乃为上肢长兵短用、进身攻击之法。攻击时肩带肘走,肘带胯进,它们相互之间掩护而连续出击,运用巧妙,实为上乖功法。
使用肘法的诀语是:个矮击头与胸膛,个高两肋与膻中,肘肘挨挤闯为主,用肘击打莫留情。
[page]当然,任何方法都不是绝对的,而且都有破解的方法,所以不能呆板理解,顺者为巧。
问心肘(崩肘)。
使用方法与技巧:双方由格斗式开始,对方用右直拳高我胸部打来,我疾用单手或双手接招,搂、扶或按,身体向左转挤进的同时,用右肘崩击对方膻中穴或肋部。
这一招法凶猛。为不丢正门舍身进,肘膝并用鬼精神惊。
伏兔肘(丁肘)
用法有三种:
第一、比方格斗式站立,我用右钩拳击打对方下巴(颌骨)或肋部,击中或未击用时,就势曲肘下顶对方头、胸部,也可以作为防守。格挡对方进击的拳法和搂抱,借势不停,身体右转,用左肘横击对方。
第二、当对方用腿击打我方时,我用左臂贴身防护,右臂丁肘击打对方大腿部,并随之用右肘戳击对方胸部、腹部。此动要连贯一气,加之步法的闯进,一定要快,要有击毙对方的狠心。
搬迎肘(盘肘、缠肘)
击打方法与技巧:
“搬”为移动、迁移之意,“迎”为向着、对着。这种肘法的技法有很多变化。
当对方用下砸拳或下劈腿法进攻时,我用肘或臂迎之,身体左转悲为的同时另肘进攻对方。
当对方用手抓住我时,我用一手反关节或顺关节拿或抓住对方,同时用肘击之。
[page]当对方抓住我方时我作手抓或扣住对方之手,曲臂用肘盘缠对方之臂,另肘击打对方。
对方用直拳或钩拳击打我时,我用双臂曲肘护头,用肘进击对方。
三合肘
实战方法:
对方用直拳进攻时,我用左手按扶之,同时用右手或拳掸击、反砸对方,并随即曲臂成肘击打对方,如若对方格当住肘,我疾伸直臂,用掌刀或拳击打对方(八极拳门称为“摘盔”)。
横栏肘
“横”为横力或斜面内裹之力,“拦”为拦截、勾挂。
实战方法:
当对方用拳击打我方时,我疾曲臂成肘用手、小臂格挡或用内裹之力泄云其力,同时闯进用肘打对方(需要注意:格挡、进击必须一气哈成万不可间断),并随之抽打、摔倒(反砸)对方。
当对方用拳迎面打来,我速闪身用左手托击对方臂之根部,同时进击右肘,不停,疾用铁扇、折缰或挤靠用胯打进击对方。
如若对方用拳朝我胸部打来,我急用右手(左手)格挡或缠法泄去其力同时用左肘(右肘)击打对方,面后挑摔对方。
对方(大力)用直拳朝我胸打来,我双臂曲肘用小臂缠绕泄去其力顺势进肘,如若对方另手又击我头部,我疾接招用同法进攻对方,随之用“膀胯”或“拽胯”打对方。
撞山肘(两仪顶、单仪顶)
实战技巧
第一、当对方直拳迎面或向胸部打来,我疾用手臂格挡,同时用肘进击对方,在用肘的同时要用脚踢对方的小腿胫骨,或用膝部跪击对方胫骨乃至腹部或血海穴。
[page]第二、当对方直拳迎面或向胸部或头部打来,我束闪身,用臂格当对方,使其泄力,同时用另肘击打对方,随之用双臂功或双拳下砸其腹部,大腿内侧血海穴,再翻上打其头部,如对方撤步并出左拳横击而来,我用上挑之法(即折缰)泄去其内力,再反砸二来,并随之摔倒对方。第三、单仪顶肘,当对方迎面而来,我速用单(双)臂护头,也曲臂成肘,曲臂是用手有梢节化解对方之力,进而用肘或膀胯击打对方。
望月肘
实战技法“
“望月肘”之名取之于“犀牛望月”和“回头望月”之意,当对方朝我肩部、体侧或头部击来,我并不接招,速侧身闯步(顺步)同时攻击对方,要胆大,速度快疾、凶猛,这种肘法一般不可多用,因容易给对方致命打击。
断峰肘
“断峰肘”顾名思义就是击打头部,多用挑肘、丁肘、崩肘、和盘肘,其实战技巧:
当双方个子不等高时,高者要多用此招数,高个子打矮个子多用断峰肘。“断峰”用“盤爰时。即用经文緾绕的方法,卡住对方的脖子,拧断颈骨(脖子)
金丝肘
“金丝肘”取名于“金丝缠腕”取高贵、缠绕之意,在用单手或双手缠绕的同时,用肘击打对方。
10、描金肘
“描”是重复的涂写。“描金肘就是用下顶用丁肘,上打用挑肘、崩肘或勾拳,身体矮打高个子时用左右横击肘法击打对方肋部。
总之,八极拳的肘法招式尽管有很多变化,练习者必须根据牌子自己的实际情况,分别习之、研之。到底哪一种肘法适合自己,不能机械的运用。拳谚云:“熟能生巧”,又“一力降十会”,在搏击中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尽量要打一不打二,打二必打三,这既是组合技法,又是连续攻击。攻防必须一致,在防的同时就有攻击。
[page]第四章
八极拳的膝法实战训练
八极拳法的膝法也有很多招法,八极拳讲究三盘边击,拳、膝有机的结合,就会给予对方致命的打击。
拳、肘、膝组合,技术内富,极具变化,攻击力极强。练习八极拳术必须牢固的掌握这种技术,要想适当的运用好这门攻击方法,除有扎实的基本功外。必须精选出技击的单招式,反复练习,反复打沙袋、木桩,达到运用自如,也就是技法自动化程度。在实战中,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因人、因时因地采用不同的战术,创造条件之先机,进攻时要动作连贯,快而不乱。近身攻击时,不要盲目出击也就是不可妄动,力争后发制人.过早的出手,如果说时机、距离和时间差掌握不好,就会有破绽,给对方有可乘之机。就是在距离合适的情况下,更应把握好时机,出手前就做好肘和膝出击的准备(意先动),才能做到手到步到,手直肘进,手回膝到。要用常规的方法迎敌、接招、打招、进招,用变化(个性、特性)制敌,以快降敌,出奇方能制胜。出奇才为“绝”。肘在拳之后,膝在躯体之下盘。用于攻击时,隐蔽性好,稍有变化,就会使对方防不胜防。这是挤进对方后,猛用肘、膝重击对方薄弱环节,对方难以承受。况且肘、膝远比拳、掌坚硬,力量大,在激烈的打斗中用凶狠的肘、膝可轻易的把对手打昏,受重创。有资料证明,如膝部弯曲后一般都能承受500公斤以上的力量,所以是近距离搏击的有效部位。
1、八极拳的膝法
1、里搏提膝
充分利用膝关节向内合并顶撞之为里搏提。常用于内打(对方)血海,外打(对方)阳关穴以及小腿部位。如高击打对方肋部和腹部。
2、外搏提膝
利用膝关节向外摆动撞击对方。常用于击打血海或阳关以及小腿部位。
3、提膝
屈(曲腿)、提膝,用髌骨上侧(端)击打对方。属高用法,多用于击打对方腹部、胸部、头部甚至档部。
[page]4、扣膝提
利用腿向前滑动、迈进之机,内扣击打对方腿动。一般扣膝、屈膝之腿的脚不能离地。
5、跟提膝
随着步法的跟进,用膝关节撞击。多为由后向前。如“白马翻蹄”,既是步法又是技法。用于技击时,既用膝部找裆,翻转身后用脚跟找裆。
根据这六种膝法,已达到力发四方,成为多方位顶撞、横、竖、直、弧具备。应反复练习,体会在实战中的应用,如何更有效的重创对方,根据这些力的变化,可衍化很多膝的实战技法。
用膝顶撞的关键就是:如何安全的接近对方。所以,在搏击中除了要掌握好距离(前手能搭在对方户肩部,后膝定能击中对方)、看准破绽并掌握好机会外,首要的是要大胆、速度快而且狠,才能应用。否则,可能会遭到对手的凶狠还击。
2、开山断柱(拉臂横撞)
实战训练
当对方先发起进击,我在躲闪的同时,用手抓住、格当其手臂,并顺势向后拉拽,同时提膝向对方腿部、心脏或肋部撞击。
这是一种侧身型攻防皆宜的用腿法,为横击膝。他可以闪避或防守对方的拳和腿的进攻,同时实行有效的攻击。开山断住为前进式、挨近并猛然攻击的膝法,也是舍去正门而用偏门突击方法,去击打对方腿、胸、肋乃至下巴等要害处。因其招法、进招、用招异于一船般膝法的直线或斜线攻击,如巧妙运用定能重创对手。
[page]2、困龙伏首(扣颈侧撞膝)
实战方法:
我先用左右直拳重炮攻击对手,使对方上盘露出空挡,我抓住机会,用双手扣紧,抱住对方颈部,猛向下拉,同时用双膝连续撞击其头部或两肋,一定要狠,要重创对方。
运用此招法,一定要大胆,闯进时要快,扣颈要用力。膝部力量尽量大而猛、凶狠,不能给对方喘息机会,要尽量撞击对方两腮和两肋,使膝的运转成弧线形,要用胯内合之力,即“里搏提”。
横云断峰(格挡横撞)
当对方用拳猛击我头部时,我用臂、肘格当(云手)化解,同时侧闪身,用膝部向对方之肋、胸或腿部,即“跟膝提”
4、金锤击鼓(拉颈正撞)
我先用左右直拳或腿法攻击对方胸部,乘对方忙于防守之机,我速用双手扣住对方颈部,并向下按拉,同时用双膝连环撞击对手心脏部位或头部。
膝撞要连贯、有力、凶猛,要有将对手撞碎的狠心,抓住机会,万不可放松。
5、令公断碑(跃起正撞)
这个招式的名称取之于传说,宋朝杨继业老令公在敌人重围中,不惜以身殉国,用头撞断石碑而身亡。取之于大无畏的精神。这一招法就是:我突然用双手抱住对手后颈部,不惜一切的腾空用膝猛击敌头部,意在击昏或击毙对方。
此招法难度较大,,需用另一腿来推动完成,极具危险性,是最难也是最有杀伤力的。如果运用成功,可彻底摧毁对方。绝对不允许粗心大意,必须具备出招必中、凶猛狠、突然、打击致命。决不能腾空过高,出击盲目,否则后果就会难以预料。
[page]6、霸王撼山(搂抱膝顶)
当双方搂抱在一起时,我用上臂与肘挤住对方,随即用膝部顶撞。
7、江截流(扣顶撞膝)
当双方起腿进攻时,我速用膝击打对方的腿。
8、了断因缘(提膝撞挡)
总之,膝技内容丰富,攻击力强,还应养成以脚法连续蹬、踹的习惯。
要想使膝部发挥巨大的威力,还必须向前挤进,逼近对方,愈是靠近对手,则膝法的威力就发挥的更充分,更能出乎对方的意外。
运用膝法进攻,应先曲腿于后方,然后以腰、胯、臀及腿部摆动时的内合或外摆之力量撞击目标,多用于内围近战。平时必须吃苦耐劳,日复一日的反复练习。除了撞击沙袋、木桩之外,要注意反复实行定式练习,再在队友之间反复喂招、琢磨,掌握好重心、中心与劲力的爆发,尤其贵在抓住时间差,正确的进攻时间,这样就能达到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发招境地。
3、肘膝组合进攻法
肘膝连环技击法,是在近距离搏斗中使用的,动作幅度小、速度快捷、爆发力大的有效方法,它不但可重创对方,而且还能有效的控制对方的进攻。
在八极拳法中,经常运用的肘膝并用方法有:
抱肘断峰
当对方用直拳攻击我时,我疾用截肘或抱肘击打对方胸部,用另肘击打对方的头部太阳穴,进而用膝狠撞对方胸部、心脏、两肋或头部。
[page]截肘或抱肘要果断、干脆、尤其是用肘击打对方头部时要凶狠,争取使对方腹部外突,再用膝撞顶,要有将对方一击致死的意识。
崩肘断流
对方先用拳击来,我在身体侧闪的同时,用双小臂缠其臂,随即用肘横击对方胸部或头部,再用膝顶撞。
拥肘提膝
当对方直拳向我左侧打来,我疾用拥肘击打对方咽喉或胸部,随即两手横击,并提膝击打对方。
丁肘伏首
①当对方低头搂抱我下盘时,我疾下蹲或前挤,并用丁肘击打对方后脑或后心部位,随之猛提膝,上下夹击其头部
②当抱住对方颈部时,用抱肘、塌顶对方颈部或胸部,随之猛提膝击对方肋部、腹部或头部。
霸王撼山砸丁肘
先用双拳猛攻对方上盘,打乱其防线,猛双手抱住对方头部或颈部,用后腿屈膝猛顶对方胸部或头部。在落下该腿时,猛用肘砸对方后脑、后心致命处,将对方击昏为目的。
里搏提膝问心肘
我格挡住对进攻的同时,用里搏提膝法撞击对方腿或肋部,随着身体的反转,猛用问心肘戳击对方膻中穴。
外搏提膝打挑肘
当对方绕步重拳时,我用截抱或按扶法化解其力,同时用外搏提击对方膝关节内侧血海或外侧阳关穴,随即用另腿提膝猛撞对方,并用挑肘击打对方下颌骨。
[page]顺步提膝加丁肘
对方打来次拳,我一手泄去其力,后腿屈膝猛顶掸撞对方,并用挑肘或丁肘击打对方腋下、肋部或头部。
4、拳、肘、膝并用技击法
1、项链
当对方用直拳击来,我急用一臂的梢节后挂、格挡,屈肘顶撞其肋部,同时另拳和后腿提膝顶撞击打对方。
2、猛虎爬山肘、膝顶
对方由中线直拳出来,我左手小臂按扶,用左脚踢对方小腿部,右手击打对方头部、颈动脉(横击),并随之成两仪顶或崩肘,并提右膝撞击对方肋部。
3、撑拳、挑肘接膝顶
当对方直拳打来,我即用一臂格挡,同时用顺步或绕步撑击对方,不停用挑肘或顶肘击打对方头部、胸部,随之用后腿屈膝提顶。
4、后膝再用肘
我先用拳法进攻对方上盘,吸引对方的注意力,紧接着在其一手略收回后,后腿屈膝猛力撞其肋部、胸部或腹部致命的部位,同时用崩肘重打其太阳穴或耳根,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在肘膝拳并用的技术中,手要起到“两扇门”的作用。双拳攻击。格挡要诀,径捷,要有一定的威胁力。膝顶要狠,肘击宜猛,充分利用肘膝的合力,膀胯的合力,重创对方,要制敌与瞬间。
平时要加强打木桩或打沙袋的练习,练就肘膝的硬度和爆发力(杀伤力),在练习桩功时,要注意步法和速度的训练,因步法控制、掌握距离,速度是赢人的保证。拳谚云:“一快降十会,快打迟”。只有把步法练熟练活,出招疾速,加之功力的运用,就能达到运用自如的境界。
[page]如对方实战经验少,或打法粗糙,就容易出现双手防备的位置偏高,就为使用肘或膝提供了有利机会,拳、肘、膝并用是八极拳法中讲究的招法、技法、三盘连击,也就是说,出拳时只要能触及对方那么膝就能顶撞上对方。几乎在出拳的同时,必须下意识地就能出肘撞击对方,如果时间差掌握的好,必定会重创对方。这是因为:对方进攻、前进之势未停,我突发进攻,力量相向,撞击力、作用力一定会大于本身的用力,甚至会倍增。能充分利用这种方法克敌制胜,它的有效性、成功率,可以说是万无一失的。但是,在平时就一定要养成“距离差距”的习惯,这是因为:合理的肘膝并用,必须是在距离差距适宜的情况下,才能有效,才能使对方防不胜防。
八极拳步法、腿法实战训练
八极拳很讲究步法、腿法和腿的技击法。八极拳拳谚中有“提腿不过膝,踢腿不过膝”之说。部法讲究十六大步(详见《开门八极拳拳械、诀语、心法录》)。因此,练习八极拳术者,平时就很注意腿法的训练。在实战中,一般先练习肘法、和膝法,当把基本的肘、膝技击法掌握后,进而学习腿膝连击法。这是因为:近距离实战时,大都讲究用肘法、膝法和摔法,稍远就要用拳、掌技击法和低腿技击法,如距离稍大,既可使用较高角度的腿法,在主动进攻时,一般先用步法和腿法创造机会,时机一到迅猛近身使用三盘连击,也可以先用手肘创造机会和条件,伺机用高角度的腿法。一般也不超过对方胸肋部的腿法,给予对方重创。对方若已经挤进我身,我即可用肘迎击。拳领肘击,肘带腿行,三盘连发,近身肘打,挨膀挤靠。
各路步法和腿法
1、十六大步
八极拳法讲究:马步、弓步、丁字步、四六步、虚步、里搏提步、外搏提步、定膝步、提膝步、扣步、扑步、跺提步、抢步、行步、套步共十六种步型和步法。其中除常见的弓、马、扑、丁步外,其它都属于步法和腿法的范畴。这是因为:八极拳法讲究抬腿、进步、退步行步都是腿法,其中任何一种步法都含有杀招和杀机。八极拳门把这种带有杀招和杀机的步法直接运用到平时练套路和练功之中,加以强化,其目的就是进一步发挥这些步法的杀伤力功能。
[page]在八极拳术中,腿法是搏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和技法,这不但因为攻击的距离远,主要还是因为腿的劲道凶猛,攻击力量大,控制范围大。在搏击中,双腿是踢、踹、击打对手的有力武器,但必须经过严格、艰苦的磨练、苦练数年脚上的功夫,才能又狠又硬。
八极拳法中讲究:“抬腿不过膝,踢腿不过膝”。并不是说不能用高腿技击,而是侧重用低腿踢,遏止攻势,使其肉痉挛而丧失战头力。攻击的主要部位有:脚背、脚踝骨、迎面骨、承山穴、膝窝(委中穴)、血海穴、髌骨,另外,还有中高腿法的讲究,中部击打部位:肋部、胃部、耻骨、胸膛、胯部。中者无不痛苦万分,有五脏六腑翻滚的感觉,甚至当场会呕血昏死。高踢腿要击打对方耳根、两腮、太阳穴、后脑、面部、颈部,任何一个部位被击中,轻者昏倒在地,重者当场死亡,是最厉害的、最致命的招法。
八极拳法多讲究以搓踢(踢)、扫踢、跺踢(踹)、侧踹和正蹬为。一般除了攻击对方小腿、脚、腰肋外,还要出其不意的击打对头部。如用腿法击打对方,要多采用控制距离,连续出腿,多点立体进攻,不能给对方留有喘息的机会。要招招重创,击倒或者击毙对方目的。这种凌厉的攻击要有严格而正规的训练,必须使速度、力量、准确性都很强,力求准确无误,才能达到神奇莫测的高超水平。
2、搓提(踢)
“搓提”即是“搓踢”或“挑踢”。大多是用前脚掌由下向斜上方搓踢对方迎面骨(如穿着皮鞋之类的鞋子则用尖部),不停,随即向对方另条腿侧击,要以击倒或以击断为目的。搓板提的变化较多,也可作为吸引对方注意力而反攻对方中、上盘的方法。
3、侧踹
“侧踹”灵活多变,多用前面的腿,上中下连击,也可以作为堵截对方腿法使用,使对方防不胜防。
4、正蹬
八极拳门称正蹬为“榆木腿”。之所以取“榆木”为名,因沧州一带树木以榆木为最硬,正蹬要象用榆木撞击一样的击打对方。多作用在对方胃、腹部、胸部和头部。如对方正好侧身对我,则可蹬、踹对方肋部和胯部。
5、扫腿
“扫腿”多以后腿横扫。用脚背、脚内侧或小腿部横击对方小腿、膝窝(委中穴)、肋部、肾盂穴、命门穴、或头部。
[page]6、跺提(踹)
八极拳中讲究震脚法,有双震和单位脚之别。“跺”就是“震”,就是微抬脚,由上向下猛跺对方脚背。多与用提膝击打对方之后速跺对方,或上手接招之同时用跺提击打对方的脚背。
腿膝组合法
在搏击中,用膝击打对方可致使对方受重创,这不仅因为膝部先天就十分坚硬,重要是平时的磨砺,更进一步增加了膝部的功力和打击威力。如果能和勇猛刚劲、攻势凌厉的腿法相结合,即可远近兼顾、长短相参、相互弥补之短,进而更有效的重创对方。
在八极拳搏击中,最常见的腿膝组合技击法有以下几种。
提膝顶撞正蹬踹
“提”可以说是“跟提”或“提打”。当膝部顶撞上对方之后,立即伸开腿,正蹬法踹蹬对方胸部或头部。
搓提侧踹横撞膝
起一条腿,先是用搓提击对方前小腿,再随即横击用侧踹,踢另一条腿,不停,立即用膝顶撞对方胸部或头部。
使用这种招法,搓提和侧踹要快而连贯有力,使对方防不胜防。膝顶要狠,三种招法一气哈成。自己的各部位即可自然弥补,因为不舍正门拼命挤打,便能发挥巨大的攻击力量。
跺提挤进前撞膝
对方用拳法迎面打来,我格挡同时用脚下踹、跺提对方的膝部或脚背,并立即抱住对方头部用膝顶撞。
使用这种招法,当跺提时要用力而且凶猛,看准机会一次击中。要有把对方膝盖骨或脚背跺碎的心理。拉对方劲部时,要用双小臂猛击对方劲部,再用膝顶撞,不能仁慈,要毫不留情,更应毫不迟疑,见对方有空档,闯进就发。
[page]扫踢侧踹横撞膝
我先用拳或掌攻击对方上盘,迫使对方招架,露出中盘,我在双手收回时,猛用又腿横扫对方膝窝或肋部,不落地,速屈膝用侧踹重击对方胸部或头部。然后在落地的同时,双臂猛击对方颈部,并扣住其头部,用膝顶撞。
在实战搏击中,双拳连击尽量要快且猛,迫使对方重心后移。扫腿、侧踹要连贯、协调,要充分控制其头部或颈部。自己的中心或重心移定,要冲进、闯进对方,贴进攻打,即保证膝法有效击中对方,又可以用肘击打对方。
侧踹后蹬膝横顶
当我用侧踹被对方破解时,速向一侧猛落地,转体的同时用后蹬腿或后撩腿击打对方,又被对方破解,在转体的同时用膝横顶对方。
使用这种招法,转体的同时出腿和膝要连贯,不能胆惧,尽可能的贴进对方,就能奏效。
侧踹崩肘提膝顶
用左脚侧踹、掸踢使对方顾及下盘。我急速用崩肘击打对方头部,并提膝击打对方胃、腹或胸部。
使用这种招法,侧踹可以是虚招,也可以是实招。崩肘要狠,提膝要快、猛,如膝部击中对方,可继续干脆利落塌顶肘击之。
腿法连击术
拳谚云:手是两扇,全凭腿赢人。正确运用各种腿法,是武因为手、自由搏击术中主要进攻部位和得分手段。因为使用腿法攻击力量大、控制范围广、攻击距离长。在八极拳中,以脚作为踢、踹,打击对方的一种武器,经过严格训练和苦练以增加脚和腿的功力及杀伤力。八极拳法讲究三盘连击,这又对练习八极拳者的腿法提出来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技击时,常用的腿法连击术有以下几种。
1、搓提侧踹后旋腿
先使对方暴露中、下盘,我出其不意的用右(左)脚搓提对方小腿部。不停,用侧踹重创其胸部,然后右(左)脚落地为轴,随之起左(右)旋踢或后蹬腿重击对方头部、颈部或裆部。
[page]使用这种招法,搓提或侧踹要连贯一致,而且凶狠有力。转体要准备,充分借转体的势能发力。整套动作要干脆利落,要掌握好对手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距离,转体时要千万看准对方,不能给对方有喘息和反击的机会。否则,不但不能击中对方,还可能有危险性。这三种腿法连贯打击动作,在发招时要一腿比一腿快,可以说是一种拼杀型的招法。但如对方善于防守,而且步步为营,需要小心。对于防守较差,进攻性强者最宜奏效。对于技击术明显不及或势弱于已者,要大胆使用,猛狠击要害。
2、连续扫踢侧蹬踹
先用拳吸引对方注意力,突然用右腿扫击对方膝窝(委中穴)。不停,伋用扫腿法踢击对方胸\肋部或腰部,再用侧踹或后扫击打对方头部或小腹。
使用这种招法,一、二腿要快且凶狠,要有把对方的膝窝或肋部踢断、踢碎的意识。用侧踹或后扫时要看准目标,不能盲目,发腿要坚决,有突然性。如第一腿要重创对方,要用肘法重创对方头部。如第一腿力量较轻,也要抓住对方被击中后的瞬间反应,连续扫击或膝顶。但一定要攻击意识明确、简捷,中心重心稳固。
3、搓提侧踹正蹬踢
仍要先攻对方上、中盘部位,吸引对方注意力,不能顾及下盘时,我猛搓提对方迎面骨、小腿部位。不停,侧踹对方另一腿膝关节或血海穴部位,并在屈膝猛把脚正蹬出,踢击对方胸部或挑踢对方挡部。
使用这种招法,搓板提要快要准,侧踹要连贯、凶猛、有力、才能使对方忙于躲闪。我要充分利用“战斗空间”、“多点进攻”的战术做机动攻击,多点进攻、立体进攻、运用得当就能制敌于瞬间。如果平时训练时就十分注意了这方面的技击训练,那么在技巧上,还要把力放透、防长,双臂注意格挡。
4、里搏提侧踹正蹬
当对方用腿击打我时,我用里搏提法,即膝部顶撞、截击其腿。不停,顺
上一篇:少林功夫源于佛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