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03 13:30作者:倩雨
查拳是中华武术的优秀拳种之一,它以站桩抓把开始、弹腿入门、套路求法、散打求真,循序渐进;以求艺度形的技艺特色引导习武者逐渐进入刻意求真的练功境地;以提倡"习艺尚德,学拳明理,艺德并举",开拓思维,启发悟性的查拳思想和独特的风格,潇洒的姿态,深受习武者的青睐。至于查拳起源,因至今仍是说法不一,我未作考证,亦不便在此争鸣。只知查拳于清代康熙年间,已在黄河流域盛传,并经过历代拳师的辛勤传播与发展、演变,在清代乾隆年间,已在山东的冠县、任城(今济宁市)逐渐形成了三个不同的技术流派,分别是以张其维为代表的,动作快速敏捷,拳法严谨的冠县"张氏"查拳;以杨鸿修为代表的,动作舒展大方,势正招圆的冠县"杨氏"查拳;以李恩聚为代表的,动作刚劲有力,招势连贯的任县"李氏"查拳。我所习练的查拳,据恩师所忆,虽未能考证源于何派,但貌似"张氏"查拳,而又因地域、年代和传习者的变迁,已有所不同。但不管其源为何,其宗必归一。
查拳是很讲究习武者道德品行的,要求"学拳先明理,习艺先尚德"。我因自幼在家中父母的培育下便以"明理尚德"为本,在惠阳崇雅中学求学期间又深得学校信任,担任众多学生职务,在老师们的教导下学习、工作颇有"成就",特别是家父胃疾久治不愈后,在朋友介绍下,常以孝子之心,带家父到陈老师家求医,在陈老师气功治疗下,家父胃疾半年便愈,我的孝行也感动了陈老师,得到他的赏识和认可,当下便收我为徒。师说,"明理尚德"是查拳的先决要求,也是中华武术传习的基本要求。武术之所以成为一种长盛不衰的文化继承下来,其"明理尚德"的武德精神便是武术存在的内在支柱。
[page]
查拳重视弹腿,拳套共分10路,每路有30~60个动作。第1、2路又各有副拳一套,正、副套路又有一刚一柔的技术要求。10路查拳的名称是1路母子、2路行手、3路飞脚、4路升平、5路关东、6路埋伏、7路梅花、8路连环、9路龙摆尾、10路串拳。查拳的基础功有炮拳、滑拳、洪拳、腿拳。查拳还分长短单(双)练器械以及对练(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等)。构成查拳体系基本动作和技击方法的有步型、步法、手型、手法、腿法、平衡、跳跃旋转、击、刺、劈、砍等。查拳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4点:①姿势舒展,动作紧凑。肢体关节活动范围较大,对肌肉和韧带的柔韧性和关节的灵活性要求较高,有助于发展肌肉、韧带和关节的灵活性。②动迅静定。要做到拳似流星眼似电,腰似蛇行脚赛钻,行如风,站如钉,亦即在练功过程中,不论大动作或小手法都必须非常快速、敏捷,同时在异常快速旋转、闪躲或冲、蹬、踢等技击方法进行时,又能突然地静止而稳定。③发力顺达,节奏鲜明。查拳发力的顺序是上肢起于腰,传于肩、肘,达于手;下肢起于胯,传于膝,达于足。在完成这个发力顺序的同时,还要做到节奏分明,即在整个套路演练过程中要求刚柔相济,快慢相间,一气呵成,自然顺达。④协调完整。人体内外要协调完整,对于动作中的手法、身法、步法必须上下照顾,前后连贯。有些比较复杂的动作,如转身、拍脚、跳跃、起伏、转折等技术动作,必须有良好的平衡能力,同时眼神、意识、呼吸必须与动作密切配合,做到眼到手到,神形合一。这种内外配合的练法有助于增强大脑的调节作用,使呼吸和内脏器官得到锻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查拳被列为全国武术表演和比赛项目。
对于传统查拳,现在的查拳书籍都没有介绍,或者介绍的拳谱都和作者自己演练编写的套路不一样,如传统查拳一书的五六七路。都是拳谱一个样而自己写的内容又是一个样。这是因为早年出去发扬查拳的查拳大师们行走江湖之时年级还很年轻,并且在江湖上行走除了练拳之外还得考虑生计问题。许多的查拳套路并没有学完。所以如今查拳传人大都不能够按着传统查拳的拳谱打下套路来了。能够全面继承古查拳的拳师当今在世的只有代张锡太教徒的杨其生一人。可惜年纪也很大了。还有在石家庄的臧吉祥也是杨其生的高徒之一,至今保留着查拳最早的面貌,没有一丝改动。
上一篇:双节棍有什么招式?双节棍威力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