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20 04:46作者:安风
藏武门医学主传两大途径:
其一,最早可追溯到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宫中多名御医所集之术,及帝王的养生技法、功法及妙方等。详情可以参考《藏武门经传》一书。
其二,可追溯到藏武门宗祖,初唐历史名人,英国公徐世勣亦徐懋公。他曾受政府指派,奉旨与许敬宗、苏敬、孔志约、于志宁,共组织22位御医等人,完成了历史上最早的一本医学巨作——药典《英公本草》,即唐《新修本草》。掌握了850种药物的药性与人体的关系,且清楚的了解了药性针对人体经络、骨骼、气血、肤发等方面的直接与间接关系。(《英公本草》于显庆四年(公元659年)由国家颁布,全书分正文、图和图经三部分,共五十四卷。是世界第一部医学药典。)徐懋公因经过研究及与御医等人合著了《英公本草》一书,结合其先前所学医术之精髓,自撰[zhuàn]《脉经》一卷(历史记载现已失传,实秘传于家族之中)。
当年,徐懋公历经编辑《英公唐本草》,更进一步的丰富了他的医药学知识,同时,也更近了御医,结识不少宫廷御医为好友。借此优势,在他晚年闲暇之际,将自撰《脉经》一卷及《琴谱》的部分资料,私秘改编出《微脉音符疗法》一书。具体内容分为两部分:(一)、《合谷微脉,虎口单弦法》。
(二)、《闻声听音音声疗法》,后又名《音符疗法大全》。此疗法又分为两部分:(1)、闻声听音诊断法。此法为中医的望、闻、问、切四法中,深化了“闻”法,全面细化阐述了“闻诊”听声音这一篇章,以闻声听音,将其发挥到淋漓尽致,主要为闻声听音辨症法。(2)、意气音声治疗法。此法以内意领行,配合音符特色,促进意气调疗的方法,从而达到康复治疗的效果。此法,用于未病兆形之时,其效果更为显著。所以,后来把“音符疗法”纳入门派医术中的一绝。对脏腑、肛肠、心肺、呼吸系统等相关疾病有特效。此“音符疗法”是以武医道文化结合的,以中医理论结合武学意气及道学原理的综合。
[page]藏武门《音符疗法大全》主要分为三大符疗法:1、三十六音符音疗法;2、七十二变声音疗法;3、一百零八杂音音疗法。据相关资料查询,目前此疗法为世界诠释最为完整的音疗体系。
此后,因徐懋公长年戎马生涯,忆起行军打仗,时常见到有粮草不足而导致将士们饥饿无力,甚至不战而亡的现象。又回忆起与唐著名军事家李靖,共战沙场之交流的道学文化,他(徐懋公)又在研究中续发、伸延了灵感,借助《音符疗法大全》在人的呼吸系统与心肺、脾胃、肛肠等之间的关系,配合意气与心神的主导,自编出一套《喝西北风》法,经后人在实践中反复修改,形成一套“修真大法”。曾在清朝末年险些失传,详情请关注《藏武门经传》一书,上有详解。
“喝西北风法”分为两大部分:1、“祛浊还清法”。可祛病治病,排毒散热,抗寒实腹(使战士们不受饥饿之苦);2、“蓄精炼丹法”。常修者借助心神、形意的配合,可达益寿延年之功,自我炼丹,达到修真的境界。
以上便是藏武门医术的两大来源途径。
当然,藏武门还有简易古方术调疗法。包括偏方、临床验方、秘方、汤药奇方等。本门派医学因徐懋公是大将的出身,分筋正骨之术、按摩、推拿之法,子午流注经脉点穴、针灸等自然不可少。后人以此为基础,在千余年传承的岁月里研究、续发了许多治疗法,如:水、火、金、木、土疗法,即《五行相系调疗法》通脉意解法(本门派“通脉意解法”分为多种,其中有“欲擒故纵法”、“以毒攻毒法”……),草绳疗法,原始疗法等多种调疗法。现在也有不少已经失传了或不够完善,还待深入挖掘、钻研中……
藏武门有曰:道为武之魂,武为医之魄,武、医、道三者密不可分也!
上一篇:太极拳内劲与人体筋骨结构变化
下一篇:古拳之孙膑拳,孙膑拳的基本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