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30 06:47作者:紫琳
泉州佛教寺院林立,名僧辈出,佛教文物众多,自古有“泉南佛国”之誉。泉州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据文献记载和实地调查有15座:开元寺3座、承天寺3座、海交馆1座、晋江3座、南安1座、惠安1座、石狮1座、文献记载、现存不详2座。
经幢多为八角形,立于莲花台上,上有盖,盖上有宝珠。各面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有的于经文之上刻出浮雕佛像。常以仰莲等束柱,将柱身分成二级或三级。如南安丰州桃源宫尊胜陀罗尼幢,造于北宋天圣三年(1025年),通高7米,平面呈七层八角形,基座为八角须弥座。八角柱各雕侏儒,束腰雕飞天。第一层幢身为双龙戏珠浮雕,第二层以上均刻浮雕佛像,第四层为经幢主体,刻《加句灵验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是一部密教经典,唐朝时传入我国。它的基本内容是:33天(忉利天)中有一位善住天子,得知自己将于七日后命终。命终后受七返蓄生身,受地狱苦,因此非常害怕,向释迦牟尼求救。释迦告诉他,只要念诵《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即可以解脱一切厄运。
佛顶尊胜,是密宗“五佛顶”之一,指的是密宗的释迦牟尼像上现出一尊“轮王”像。其形象是:释迦牟尼像本尊结跏趺坐,现说法相,顶上显现另一“轮王”状之佛:白色,头戴五佛宝冠,手执金刚钩。项光和身光都是圆光,合成一个车轮状大圆光,晖曜赫奕。号称“除障佛顶轮王”。此像在五佛顶中最为崇高,故又称“尊胜陀罗”,意为咒语、真言。密宗以之为根本经咒之一,特刻于石经幢之上,以示尊显。
佛教认为,建幢和造像一样,为祈福免灾。如淳化元年(990年)招庆寺经幢,淳化二年(991年)承天寺经幢、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水陆寺经幢等。为亡过亲人追荐,如天圣三年(1025年)南安丰州桃源宫经幢等。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一般建在佛教寺院,如招庆寺幢,为刘熙、刘阐兄弟建于宝殿之前,水陆寺幢,弟子陈僧舍所居之地为基础;南唐保大四年幢原置于开元寺大殿左。
泉州刊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的石材多采用江浙的太湖石。保大四年幢,“请僧于浙水募缘召匠于太湖采石”,招庆寺幢,“涉万里之沧波,买他山之翠琰,琢觚楞之奇状,刊泼苤梵文”。
泉州几通幢记撰文者均为僧人。经幢的序文,为研究泉州佛教史和寺院历史提供珍贵资料。
招庆寺为唐天讨校905—907年)泉州刺史王延彬建,后晋开运年间(944—946年)朱文进杀泉州刺史五延羲而自立的战乱中所毁。留从效为清源节度使后,把他的南园别墅献出建南禅寺(即承天寺),并把招庆寺产划归该寺。此后不见招庆寺消息。淳化元年(990年)幢,为刘熙与刘阐兄弟建,安于招庆禅院之前,可见在这之前,招庆寺已恢复。
南唐保大四年(946年)建幢者中有“军事左押衙充海路指挥使兼御史大夫陈匡俊”、“州长史专客务兼御史大夫温仁俨”、“榷利院使刘拯”等。海路指挥使为维护航道安全的军事指挥官,榷利院为主管对外贸易的机构。该幢的记载为研究五代海外贸易史提供重要资料。
唐大中八年幢捐建者中都押牙、押牙,《新旧唐书》、《唐会要》、《唐六典》均未载,《五代史》、《宋史》只载押衙,不见押牙,据此可补史书记载之缺。
书幢者乡贡进士欧阳偃,《泉州府志》、《晋江县志》选举志不列其名,幢可补府县志之缺。
上一篇:陕西西安开元寺
下一篇:揭秘故宫:满族最重要的宫殿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