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方言分为几种?辽宁官话方言区域

时间:2016-12-17 20:14作者:若翠

辽宁省境内的各种汉语方言都属于北方话(官话),可以粗略的分为以下三部分:

大连、丹东及营口、本溪、鞍山的部分地区,说胶辽官话;

朝阳说北京官话;

剩下的地方都说东北官话。

1胶辽官话

咱们的大连话是典型的胶辽官话。胶辽官话,顾名思义,即分布在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的北方话。山东的青岛、烟台、威海的方言和大连话都属于胶辽官话。个人觉得这可能与当年山东移民有关。

(1)“古入声清音字今读上声”。这是把胶辽官话和周围的东北官话、北京官话和冀鲁官话划分开的重要标志。入声是古汉语及现代部分汉语方言中短促的音调,在现代很多北方方言中已经并入其他音调;清音字即声母为清辅音的字,如帮(不送气清辅音)、旁(送气清辅音);普通话的三声即上声。“古入声清音字今读上声”造成的现象是,很多在普通话(北京话)不读上声的字在胶辽官话中读作上声,比如“吃”字。

(2)平翘舌有辨义功能。

(3)另外,个人听查发现,胶辽官话和江淮方言(主要分布在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及南京、镇江)也有一些共通之处。这大概因为胶东半岛和苏北地区都是东夷后代的地盘吧。比如:阴平(一声)低,且为降调;/ai/韵母有发成/e/韵母的趋势,/ao/韵母有发成/o/韵母的趋势,/an/韵母有发成/ae/韵母的趋势(当然,在大城市的年轻人的口音中,一些特点正在逐渐消失,而在中老年人的口音及郊县,这些特点保留较好);等等。此外,江淮方言的去声(四声)是个高调,大连话的去声虽然与普通话去声同调,但当去声字后跟阴平字时,前面的去声要变作高调,如在“面包”一词中,“面”字的调要抬高。

图文推荐